5/10。金基德在模糊化主角身份信息的同时,声嘶力竭地打破了一个民族的对立意识形态,开头一所漆黑的地下室、手雷、落满尘土的钢盔、CD机播放音乐和旧式扬声器、只抽丰山犬牌香烟,表明他退伍的失国者身份,武断的朝韩双方用酷刑逼问他属于哪边阵营,这样一种没有怜悯的武断立场伤害了同一个民族,极为讽刺的是主角把朝韩双方丢进牢笼,不断投放武器逼他们对立厮杀,什么国家、领袖的信仰统统丢失,直到手枪打灭了屋内唯一盏灯才化解对垒的仇恨。结尾的蒙太奇留下了极大的暇想空间:坐轮椅的老人哭倒在系满飘带的边境线栏杆,主角用拇指抚摸手掌大的雕像,拿起撑杆,跃入空间,中弹,主角看了自由翱翔的鸟,成为一个民族无法相互通信的寓言。但剧本执行力太差,大量夜景戏幽暗得分不清具体的动作戏,张力跳水的铺垫和二人死别强吻的过度煽情都处理糟糕。这是台湾的《戏梦空间》,并非内地没有公映的且被批判的禁片《戏梦空间》。如果简单地将此片定义为反映文革的作品,则不免显得过于狭隘,主角的人生实际上经历了中国不同时代的繁杂过程,只不过在这所有的过程中,他都作为一个对“祖国”的单相思者而存在。少年时代被日本人夺去了生活;青年时代被国民政府逼得走投无路而远渡重洋;在终于迎来新国家的时候,他的爱促使着他毅然回国,而接下来的反右与十年事件,则彻底将他击败,可即便如此,他至死也仍旧苦恋着“祖国”,在爱与困惑的挣扎中,结束了人生。电影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,特别是摄影很有水准,吴念真的编剧也将故事讲述得十分完整清晰,节奏恰到好处,影片的整体气质有着典型的台湾风格,几位女演员也相当养眼,即便一些场面和台词略显过犹不及,甚至生硬,但总体上的表达已经到位,最后一幕很经典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别的世界里,人们生活在电影中,社会被分为主角、配角和废材三个阶级。作为一名“配角”, 葆拉从来只是在背景中出现,但她一直立志成为一名“主角”。然而,就在最终考核之前,葆拉的“读心器”突然故障了,没有配乐渲染情绪,葆拉还能成功晋级吗?《戏梦空间》是一部为影迷准备的反乌托邦元电影,充满了对影史的回顾和调侃,“活不过一分钟”的小配角们,也有自己的悲喜人生。